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李良伟:勇挑重担争一流,披荆斩棘当先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艺霏   时间:2024-04-07 【字体:

他有着“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

他有着“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

他有着“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

他勤奋好学,一心钻研技术,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奋战在施工现场,不断突破,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韶华在一条条地铁建设中发光、发热。

他就是北京地铁22号线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良伟。

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2014年,怀揣着对地下工程技术的满腔热情,李良伟来到了中铁十四局北京地铁16号线项目部。

“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换乘站,面临着围岩扰动大,车站结构复杂、千斤顶基座沉降控制、千斤顶精度要求极高等难题。”李良伟回忆道,在此期间,他所在团队研究出基于反循环机械钻孔桩工艺的单层导洞洞桩法、千吨级主动顶升控制和桩柱一体化施工技术,克服了零距离密贴下穿既有线、砂卵石地层大直径中桩反循环机械成孔、超大断面浅埋暗挖等多项技术难题,对后续施工产生深远影响。

李良伟在施工现场(张莉莉 摄)

2020年,李良伟所在的建设团队圆满完成了北京地铁16号线的施工任务。征尘未洗的他又转战北京地铁22号线,开启了新的建设征程。

北京地铁22号线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线路,项目具有标准高、地层差、水位高、规模大、工序多的特点,人流车流量密集,占地协调单位复杂等困难。

“等靠不能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和项目团队提前筹划、充分讨论、集思广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项目特点的管理方案。

白天,他跟班指导,带着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和策划,晚上,他踏遍了井下大大小小的角落,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他都精益求精,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优化方案,解决问题。

经过项目团队所有人的不懈努力,北京地铁22号线03标成为了全线第一家进入实体工程施工、第一家进入暗挖车站主体小导洞开挖、第一家完成主体导洞开挖、第一家进入洞桩施工的单位。

做技术团队的领路者

回望来路,李良伟既得遇良师指引迷航,也曾日夜前行独自摸索,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成为他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面对身边年轻的技术员,他坦言“像是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不论是挑灯夜战的办公室,还是在环境艰苦的施工地,李良伟总是和技术员们在一起,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施工经验,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成长。

“我刚到北京地铁22号线项目的时候,现场正在进行导洞开挖作业,我缺乏实践经验,进场遇到问题一头雾水,李总知道后专门过来带我熟悉现场,给我提供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我当时心里暖洋洋的。”项目职工高理忠说道。

李良伟践行“传帮带”(张举庆 摄)

“第一,做好心理建设;第二,结合员工自身优势制定相关发展路径,给予目标感,激发内驱力;第三,要培养全局观;第四,‘以战代练’,投入到现场施工就是最好的实操。”每次提及如何使导师带徒制度作用更大化时,李良伟总是滔滔不绝地说出自己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供他人学习和参考,生怕别人走弯路、没思路。

“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方案必须以保证安全为前提,任何时候都不能向安全要进度。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齐头并进。”这是李良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龄在变化、身份在变化,但是他的工作理念没有变——要深入一线、融入基层、苦钻技术、提升水平。

做学海无涯的勤学者

李良伟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一步步突破自己。他先后考取了一级造价师证、三个专业的一级建造师证、注册安全工程师证并自学提升至博士学位。

每当有人向李良伟“取经”的时候,他总是淡淡地笑笑,随即说道:“努力坚持,不要松懈,没有什么捷径。”

学习对于他来说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他从中练就了出色的实操技能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李良伟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提出新建地铁下穿既有地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并荣获隧道公司2022年度业务尖兵、中国轨道交通协会一等奖等荣誉。

舟至中流催帆竞,击楫勇进破浪行。一个个施工亮点,一张张荣誉证书,正是李良伟多年奋斗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凭借着深入钻研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情怀,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书写中国铁建人的诗与远方。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