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作动态

中铁十二局迎来国铁集团智能建造观摩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明明 高鹏飞   时间:2024-01-02 【字体:

12月21日,国铁集团渝万高铁现场标准化建设、机械化施工配套及隧道桥梁工程智能建造工艺工法现场观摩会在中铁十二局四公司渝万高铁项目举行。国铁集团工管中心,以及各铁路局集团、铁路公司等100余名观摩人员来到渝万高铁长岭岗隧道1号横洞,集中观摩了项目机械化施工配套、智能化建造工艺工法及绿色安全施工体系等特色亮点。

观摩现场(任达禹 摄)

观摩人员走进渝万高铁隧道建设现场,了解了原材料加工、拌和站生产三位一体全覆盖式信息化管理体系,观看了项目隧道建设标准化管理和数智创新工装应用专题视频,观摩了洞口综合管理告知台系统、隧道“一板一档”、桥梁“一孔一档”和路基“一段一档”数字档案存储信息化平台,以及地材信息化全过程管理系统演示,并就隧道标准化施工、机械化配套应用和数智管理创新特色亮点进行了深入交流。观摩人员对该项目应用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给予充分肯定,表示要深入学习、推动成果应用全面转化。

中铁十二局承建渝万高铁站前九标正线29.8公里施工任务,主要重难点工程包括长岭岗隧道、丰盛隧道、尖子山隧道和五步河特大桥,此次观摩的长岭岗隧道1号横洞为全线数智管理和隧道机械化配套观摩点之一。项目建设者紧紧围绕“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三位一体的体系架构,树立高标准、高质量、倾力建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精品工程理念,按照精细化施工管理要求,推行临建工程、地材加工、洞口建设、洞内施工和桥梁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工法创新为基础、平行作业为核心、资源保障为支撑、工序考核为抓手”,创新应用多个数智管理系统,推动数智管理同施工生产的深度融合。 

长岭岗隧道1号横洞(任达禹 摄)

项目团队通过建立隧道建设现场、原材料加工、拌和站生产的三位一体全覆盖式信息化管理体系,自主创新隧道洞内应急集成装置,实现了施工全过程关键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实时优化,构建形成施工全过程智能安全质量管控体系,施工安全质量和建设进度更加可控。他们创新开展隧道智能化应急配套设备研究,应用了隧道工点综合管理告知台系统,对工程概况、视频监控、班前教育、超前地质预报、围岩量测、安全步距、风险源公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人员定位等内容进行统一汇集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即时服务的现场动态信息,推动安全管理工作更集中、更高效。 

研发应用的隧道掌子面智能化集成应急安全管控装置,将网络传输基站、应急救援电话、人员定位基站、视频监控系统、应急喊话系统和一键报警系统等应急装置进行集成,所采集数据传输至信息化管理中心,实时监控掌子面施工情况。在隧道掌子面掘进过程中,通过遥控小车行走至指定位置,全过程监控钻孔、爆破、排险、开挖、出渣等各施工环节,精准定位洞内作业人员,如遇突发事件立即采用一键报警系统通知掌子面作业人员,并同步采取应急措施。洞内逃生通道末端设置专用配电箱供电,且该装置配备独立的备用电源,供其在行走过程和洞内停电时使用,实现了全时候监控。

隧道掌子面智能化集成应急安全管控装置(任达禹 摄)

在智能质量管理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建立隧道“一板一档”、桥梁“一孔一档”及路基“一段一档”数字档案存储信息化平台,将设计图纸、断面扫描图、变形监测记录、混凝土浇筑记录、监理旁站记录、材料检验结果、维护保养记录、施工责任人等信息以电子台账形式进行集中整合,点击二维码即可掌握全过程施工记录,实现了从勘察设计、施工建造、验收评定、运维管理四个阶段的“全寿命周期”智能管理,为项目建立真实、可靠、便查的数据电子档案,实现高铁实体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数字管理。

为确保原材料质量源头可控,他们自建地材加工厂,研发了地材信息化全过程管理系统,通过对材料的生产、检测、运输等数据进行智能采集分析,利用提醒及锁定功能有效控制检测频次和质量,生产指令、审批流程线上处理,建立了集生产、检测、运输、使用于一体的智能管理体系。

通过应用智能机械化装备,加强数字化管控,中铁十二局渝万高铁项目团队持续推动铁路项目精益化管理,高标准倾力建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精品工程。

【编辑: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