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作动态

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成绵苍巴高速公路科技创新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兰月有   时间:2024-01-18 【字体:

半月前,在成绵苍巴高速公路项目科技创新负责人王红亮的办公室,我随手拾起《复杂环境下大型高速公路安全—快速—智慧建造关键技术》课题申报材料,共三大本、千余页,旁边清单200余项中大部分都已经被打上了红钩。一周后,他从中铁二十三局总部还带回通过了中国铁建工法关键技术评审的16项成果。自此,项目部在通车前夕交上了他们的创新答卷: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项;省部级工法9项,专利授权33项,专利受理14项;省部级专利奖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8项;论文发表16篇。股份公司级工法关键技术评审28项,编制中国铁建标准1项。

可在五年前,这个成绩是这支团队不曾想象过的。

面对只有极少数人接触过课题研究的团队,王红亮前期要带领基层项目做好创新策划工作并实现成果转化是不容易的。“除了几个重大关键性工程科技创新攻关之外,当时基层创新工作的‘堵点’主要是基层创新总结意识不强,加上前期进场任务与创新前期策划工作时间高度重合,在这个项目之前,大部分技术人员接触(科研)课题机会的机会较少,导致工作开展起来困难不小。”对于前期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王红亮介绍道。

为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深挖施工一线技术创新成果,他通过策划、走访现场、与一线施工人员深入交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职工围绕生产、设备、工艺等方面开展创新研究。

“小总结小进步、大总结大进步、不总结就难进步!只有把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提炼总结,才能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竞争力。”2020年,这是王红亮在指导分部开展科技工作时,常同分部技术员说的话。

王红亮(右一)在八分部现场调研课题(张洪波 摄)

在一次分部调研时,八分部基层技术人员道出了烦心事:前期形成的大量碎屑岩处理他们头疼了好一阵,建设弃渣场进行堆弃,占用土地、不利环保,太阳一晒风一吹,还容易扬尘。

对此,王红亮结合分部实际向分部提出了《碎屑岩水稳料综合应用》的研究方向,他解释道:“通过对碎屑岩弃渣分解分类,实现废料的综合应用,还能节能降碳,对环保工作有重大意义。”听到王红亮一分析,分部相关技术人员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

说干就干,经多次试验、总结、提炼,在多方努力下,依托该研究的成果——《碎屑岩水稳料综合利用施工技术》通过了2023年中国铁建关键工法技术评定。王红亮也凭借一批立项和专业的水平打动了各分部的一批领导,前期策划工作有序进行着,科技创新工作慢慢有了起色。

为了更好地引领分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激活基层创新热情,指挥部依托创新工作室平台和分部各课题组带头引领,营造创新竞争氛围。其中,中国铁建第十届“十佳青年技术能手”,中铁二十三局“先进工作者”“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李兆龙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李兆龙创新工作室成果展示(宋雨菲 摄)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刚参加工作接触创新研究的李兆龙在查看专利申请书的范本时,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数字、专业绘图也曾让他头晕目眩,但看着专利上的一个个名字,想着有朝一日也要有自己的专利证书。自此,李兆龙有了深入研究的想法。“那时在项目上,我趁着空闲就开始琢磨这些申报材料,随身有一个小本子,有什么想法我会及时记下来,晚上就翻翻资料,总结总结。”李兆龙回忆道。

为了降低污染,增加项目“含绿量”,李兆龙在前期就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在全线开始了调研。哪些设计不利于环保?哪些地方有改进的可能?他都在本子做上了标记。

常规的重力式挡墙施工便利,但混凝土用量大且坡面无法绿化。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工作室多次查阅相关文献、积极同指挥部进行沟通,最终提出装配式生态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形成了“高陡边坡生态防治与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该挡墙使用预制构件,现场拼装,结构间填以碎石土和植生袋以供绿化,缩短施工周期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该分部凭借该课题,编写了中国铁建企业标准《公路工程装配式挡墙技术规程》,并获得2项专利,股份公司级科技成果1项……

和“李兆龙创新工作室”一样,“杨毅劳模创新工作室”“田野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工作平台也逐渐在集团公司和兄弟单位出名,“杨毅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是被评为四川省级创新工作室,“明星效应”不断凸显。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前期策划范围有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小发明、小创新并不在前期策划中,如何将其及时提炼总结成创新成果,这是王红亮面临的第三个难题。

王红亮回忆说:“他们有创新但是没被发现怎么办?这就需要在各分部巡回挖掘,一开始没想到空间这么大,从现在算下来,清单中近六成都来源于后期的挖掘。”

其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三分部梁场挖掘出的7项专利。在一次巡回指导过程中,他注意到梁场正在进行箱梁养护,被它的智能养护系统所吸引。实际上,混凝土结构中早期非受力裂缝是影响其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养护好坏对其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分部梁场(云皙哲 摄)

“三分部这个梁场建设得还挺好,有没有计划做一些提炼总结?”王红亮问道。

“我们这些不像嘉陵江特大桥那么有技术含量,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养护效率和箱梁品质,这些小东西能行吗?”现场技术员不解。

“做法挺新,你们做一做,应该能出一些成果。这套养护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对混凝土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以及水化热等参量分析,自动控制养护过程的用水量、喷淋频率以引导水化热的平稳释放,在系统内还是有一些优势。”王红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结合梁场调研总结的创新做法给三分部定制了一次专题策划会并提出了“制梁场智能化张拉”“压浆混凝土拌和站实时数据传输”“施工现场重要作业点远程视频监控”等一系列研究方向。

梁场经处理后的污水(云皙哲 摄)

“有了方向,操作起来要容易得多。”看着成果转化清单上7项专利都已经打上了勾,该分部创新小组负责人感慨道。最终,该梁场也确立为全线标杆示范梁场,相关经验做法得到推广,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项目搞创新和读书一样,要先把清单弄厚,再压薄。”这是王红亮对于创新工作的态度,他相信,只要能把清单弄厚,这支团队就有能力把它压薄。

慢慢地,成绵苍巴高速科技创新总数越来越多,清单上的“空白区”却越来越少。

“绵苍高速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终于要通车了,目前全线的创新工作室达到了四个,也涌现了一批爱创新、懂创新的青年职工,近年来,在全集团参与到创新工作的职工也越来越多……”还有半年就退休的王红亮向南望向不远处的七曲山枢纽互通,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过程艰难,结局美好。”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青春。注视一本本厚重的荣誉证书,仿佛看到上面刻录的一个个为之不分昼夜持续奋斗的身影。他们或意气风发,只为在青春写下奋斗的注脚;抑或两鬓爬满白发,只为站好最后一班岗。

【编辑:杨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