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用坚守谱写时代荣光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静   时间:2023-12-21 【字体:

你可知,那疾驰的列车是如何在巍峨险峻的高山中穿行?你可知,千里戈壁,生命禁区的那条拥抱荒凉的道路是怎样的魅力?你可知,万丈深渊上那座坚实的桥梁是如何纵横两端?中国铁建的筑路人可以告诉你答案。

194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一声“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让铁道兵练就出钢铁般的意志,他们在战火中凝聚,在硝烟中奔跑,用汗水筑基,用灵魂铺路,用热血打造强国的通途,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那是一支真正的英雄部队。

当我从听闻铁道兵、认识铁道兵、了解铁道兵后,我才明白,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下,道路桥梁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在保家卫国的战役中并不是只有冲锋在前,英勇杀敌的兵才称的上是英雄,保障交通运输线畅通与安全的他们亦是英雄,他们在炮火中抢修被炸毁的桥梁,从1948年到1983年先后修建了52路干线、共建铁路12300公里,建成了被联合国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却也让两千余名铁道兵战士长眠在那条伟大的铁路上,我不懂什么是责任,我却能感受到杨连弟徒手攀登高桥的坚定,我不懂什么是信仰,我却能感受到史阜民握紧扳手的不顾一切,也许这就是铁道兵的铁军精神。

1984年铁道兵褪去军装“由兵改工”,失去了军人的身份,却从未放下军人的责任,穿军装保家卫国,穿工装建设祖国。在沈白高铁项目一次退休座谈会上,老铁道兵何承军对刚入职的学员介绍到了铁道兵的年代,他说:“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幸运的,出生在了国家强大,科技发达的时代,现在的工程施工,有丰富的机械设备,资源,不像我们那个年代,我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工地每人的工具就是一把铁锹,一辆架子车,路基都是我们一铁锹一铁锹垫起来的,土方都是靠人力一小车一小车运的,那时候的条件是真的苦,你们要珍惜现在的好时代,珍惜岗位,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学习,你们未来的路才会更宽更远,这样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在中铁二十局沈白高铁项目施工一线,昏暗的隧道内,钢筋伴着热烈的号子声整齐排列,头顶的灯光随着工人的劳作微微晃动,自卸车忙碌地往返着掀开洞口的保温帘,阳光透过黑暗,才让人能感受到一丝白天的明亮,20度的温度与外界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形成强烈反差,紧张的工期,让大家不敢有丝毫放松,热火朝天的施工让这冬天不再那么清冷。桥墩起来了、箱梁架设了、隧道贯通了、这条铁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成型,这就是筑路人的日常。

背起行囊,远离家乡,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角落,京新高速公路,为荒无人烟的沙漠开辟出了绿色通道,“世界高铁第一高隧”祁连山隧道,彰显着祖国的实力,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蕴含着中外的友谊与互助,每一位筑路人在这张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中奉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

铁道兵的精神代代相传,从稚嫩的少年到满头银发“尽一生,敬一生”用尽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为我们铺就着平坦的康庄大路。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牢记与尊敬,记住那烈日下捆绑钢筋的那双手,记住那寒风中浇灌水泥的背影。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