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迷彩绿” 奔赴“铁建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洪成   时间:2023-12-12 【字体:

“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在大学二年级时,我带着对军营的憧憬,如愿穿上军装,踏上开往青海的军列,成为一名雷达操作员。两年的军旅生涯,是我无论何时提起仍会热泪盈眶的青春岁月。如今,我又穿上了“铁建蓝”,在中铁二十五局西北分公司兰永临高速公路项目挥洒青春。

项目施工所在地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目之所及,同家乡山城重庆相比,少了几分山明水秀,更多的是粗犷豪迈。施工现场不再有“要得”的熟悉乡音,但夸赞我“攒劲”的方言是那么纯真质朴。

刘洪成与王洪举(刘杨杨 摄)

这里虽然远离家乡,条件艰苦,但处处都充满温暖,除了友善的同事,还有一个令我倍感亲切的人,他就是王洪举。

王洪举,在项目部负责七号施工便道。四十年前,他曾是一名光荣的铁道兵,主要负责铁路、桥梁的检修与维护,有过5年的军龄,如今,步入建筑生涯也有39年了,参建过的工程更是不计其数,现场施工和管理都很有经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爷子”。

起初我并不认识“老爷子”,只是每每听人提起,便不禁对这个名字充满好奇。也正是因为我俩的相似经历,让我开始悄悄留意这位老班长。而我们真正的交流,是在那个炎热的午后。

那天下午,我正在钢筋加工场检查临时用电,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通知我到七号施工便道开展安全防护工作。走到后才发现,那个陌生来电就是“老爷子”。

他顶着烈日指挥着挖机,声音铿锵有力,双眼炯炯有神,精气神丝毫不输年轻人,他身上那股军人的劲一下就把我扯回了军营时光,但我又不好意思开口上前。在我做完防护正准备离开时,他突然叫住了我:“小刘,听说你也当过兵?”

“对呀,对我来说,从军不仅是想完成爷爷的遗愿,更是我儿时就种在心底的梦。”他的话让我倍感亲切,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话匣子。“被子卫生三公里、队列器械俯卧撑”我们从每一个新兵都经历过的“几座大山”,聊到魔鬼般的徒步行军,再到深夜紧急集合,再到凌晨两三点交班后那盘幸福的蛋炒饭……“老爷子”也不禁感叹道:“当兵好哇,就是回不去了。”

“听说您曾是一名铁道兵,这个兵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的提问把“老爷子”的思绪拉回从前:“你们这些年轻娃娃,可能都不了解铁道兵。铁道兵可厉害着呢,穿山越岭修建铁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共和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1984年,铁道兵集体转业到当时的铁道部,后又历经几次改革,才有了如今的中国铁建。”

“那您也修建过铁路?”“那当然,刚入伍的时候我就被分到了木工班,搬铁轨、置枕木、垫土渣,啥都干过,可别小瞧,这里的门路深着呢。”他跟我讲述了从枕木到混凝土枕木的变化,从有砟轨道到无砟轨道的演变,从部队趣事到施工工艺再到行业发展,感受时代更替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怀念逝去的年华。

紧接着,他又对我刚才安全防护中不完善的地方做了耐心指导,并教我如何辨别安全风险点,比如便道施工中,现场人员距离挖机和山体的安全距离,挖机师傅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等,他语重心长,汗水顺着安全帽系带缓缓滑下……

这几个月,跟“老爷子”相处得越久,越让我深信一个道理:真正的热爱,就是不曾改变!即使离开军营,但军魂不散,军味不变,始终保持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我们都曾用年轻的热血扛起钢枪、背起行囊,肩负起祖国的神圣使命与担当。

如今,我们虽已脱去军装,但战士的属性从未改变。新时代的铁建青年,也正沿着老一辈的足迹,奔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接续奋斗,再立新功!

【编辑:游凯】